中新网银川11月27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27日从银川海关获悉,银川海关所属河东机场海关现场关员日前在对迪拜入境旅客行李物品进行监管时,发现一名男性旅客的行李CT机过机图像异常。经现场关员进一步开箱检查,在其行李箱内发现本体厚重,略呈三角状的贝壳一件,壳面具有明显隆起的放射肋,海关现场关员判定其疑似砗磲,后经鉴定为大砗磲,又名库氏砗磲。
查获物品。银川海关供图
这是宁夏首次查获砗磲贝壳实体,且为查获单体重量最大的濒危物种。
海关工作人员查获濒危物种。银川海关供图
砗磲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动物,也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海洋生物,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20世纪50年代,砗磲在我国南海资源丰富,海南渔民就有采集砗磲的贝壳作为烧制石灰原料的传统,70年代,砗磲资源量已严重下降。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看不到大砗磲的存在,砗磲被列入《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和贸易国际公约》。
海关提醒,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规定,未获得国家濒危物种管理部门出具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的,禁止贸易、携带、邮寄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进出境。非法进口、出口或者以其他方式走私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由海关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完)
本报香港11月26日电 (记者陈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成都市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三方首次携手主办的“2023四川自然保护周”近日在香港启动。主办方表示,本次合作将安排新一批小熊猫来到香港海洋公园,与市民及海内外游客互动。
据了解,活动以“再遇多彩四川 漫游魅力成都”为主题,旨在展示四川省和成都市的生物多样性及保育工作,向访客介绍大熊猫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的最新发展。
香港海洋公园公司董事局主席庞建贻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表示,“2023四川自然保护周”立体地将四川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呈现予访客,加深大家对国家自然生态的认识,同时学习如何让发展与保育并存。
四川省林草局局长李天满表示,四川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栖息着大熊猫及众多珍贵野生动植物,“我们努力实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同时推动‘公园城市’建设。”
启动仪式上,香港海洋公园和四川省林草局正式签署为期5年的《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与海洋公园公司2023—2027科普及宣传合作协议》。
另外,为加强合作保育珍稀物种,香港海洋公园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签订为期20年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与香港海洋公园公司、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关于开展小熊猫保护合作的协议书》。成都基地除了延长海洋公园现有3只小熊猫泰山、聪聪和柔柔的借用时期,还会借出多只小熊猫予海洋公园作展示、科研、繁殖、保育及教育用途。 【编辑:刘阳禾】